“瞪羚计划”:家纺业的补血行动
2008-9-11
    国家银根紧缩政策的出台,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家纺企业而言,他们感到挑战形势更为严峻。许多家纺企业负责人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因为资金短缺,表现得一筹莫展。加上上半年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愉悦者寡,叫苦者众。

  而各地旨在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将金融信贷与信用建设有机结合的“瞪羚计划”的实施,对于家纺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将给整个业界带来新的春天。

  “瞪羚计划”缓解高压

  “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非洲羚羊,在业界通常用来形容高速成长的中小企业,通常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中国家纺企业的现状恰恰符合了这种特征。家纺名城南通、余杭、海宁、滨州、文登等地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极具发展潜力。

  前不久,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工业兴市大会上提出《杭州市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五年(2008-2012)培育计划(瞪羚计划)》,重点扶持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目标是通过5年努力,至2012年,重点培育和发展500家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瞪羚企业”,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这个规划当然涵盖了杭州下辖区萧山、余杭等家纺集群里的中小企业。

  根据该计划,今后五年内杭州仅工业企业就有25家将成为上市企业,60家列入上市辅导计划企业。杭州市财政每年继续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的发展专向资金,培育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

  这次“瞪羚计划”的启动,使家纺业界对“杭州板块”增加了新的期待。在当前新形势下,培育和发展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型家纺企业,对杭州工业加快走出“平台期”,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应该说,杭州为其他地方的家纺产业提供了样本,南通、萧山、余杭、海宁、滨州、文登等地的家纺产业集群也在积极酝酿扶持企业的“瞪羚计划”,时机成熟就会迅速实施。

  众所周知,融资难是家纺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有的地区甚至不再审批家纺行业的项目,而类似杭州“瞪羚计划”的提出,对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与奖励,建立健全担保保险补偿机制,完善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办法等极具积极意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对于融资并非所有的家纺企业都愁眉不展,而往往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是有区别的。不是所有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都难,许多资信状况好、资产收益率高、经营规范、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他们往往是银行竞相追逐的大客户,很有可能获得直接融资,因此企业资金问题并不紧张。

  真正融资难的中小家纺企业,是资金负债率偏高、内部管理不甚完善、信用状况不理想的的企业。银行部门在对其贷款时存在顾虑。因此这些企业融资渠道仍然狭窄。

  而这部分中小企业在一些家纺集群聚集地数量庞大,目前对资金困难的呼声最高,他们既有可能被市场淘汰,也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资金支持非常重要。

  是“补血”而非“救赎”

  很多企业都认为,大多数家纺产业集群地中小企业所占比例非常大,因此,在政府或金融机构实施贷款扶持等措施时,应该更有的放矢,重点扶持一些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通俗地说,大面积播撒芝麻效果可能不会太明显。

  从金融贷款的角度来讲,一旦涉及面积太广,可能蕴藏的危险也会更大,如果能够把握一些发展方向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集中一些资源去扶持,这样各方所承担的风险应该会相对较小。

  目前在南通家纺产业基地,能够称得上“瞪羚企业”的高成长企业多达600家,一年的收入超过100亿元,这些企业普遍没有成为行业龙头,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没有真正建立,没有形成上、中、下游产品配套发展的产业链,单个家纺企业面对国际竞争,势单力孤,实力悬殊,国内企业明显处于劣势。  

  许多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品小批量生产阶段资金问题不能解决,无法登上第一个台阶,来不及成长壮大就过早地被淘汰,成为长不大的“小老企业”。

  现在看来,在实施了“瞪羚计划”后,这个精英群体的多数就不会再面临着贷款无门、发展受制的难题了。

  但家纺企业必须清醒的意识到,“瞪羚计划”只是一场及时雨,是“补血”而非“救赎”,是缓兵之计而非长久之策,毕竟最根本还是要靠企业自身强筋壮骨。在抓住“救命稻草”之后,企业如何在重压下调整自我,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并且寻找到抗压求存的良方,这些当前企业迫切思考的话题。


·
·
·
·
·
Copyright @ 2008 - 2010 上海市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电话:021-65434839 传真:021- 65434801 沪ICP备17027091号-1